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统计资料 > 统计公报
2016年上半年厦门国民经济运行情况
发布日期:[2016-08-09] 【字体:

 

上半年,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好运行态势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1.65亿元,增长9.2%,增幅已连续五个月保持在9%以上,增幅排名全省第三,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.03亿元,增长0.3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51.34亿元,增长7.8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0.28亿元,增长10.7%,三次产业结构为0.645.853.6,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同期提升5.2个百分点。

一、三大产业稳步增长

工业经济稳定运行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2.03亿元,增长7.7%,增幅虽然比一季度稍有回落,但排名居全省第四位,整体呈稳定运行态势。近七成行业保持增长,35个工业行业中,有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,其中金属制品业、化学纤维制造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较快,分别增长53.9%35.6%32.3%。从产值看,上半年,全市已有四条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,分别是平板显示、计算机与通讯设备、汽车、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链,分别实现总产值569.17356.32209.56179.98亿元。电子、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982.50741.89亿元,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.6%工业用电增幅较快增长,上半年,全市工业用电量58.36亿千瓦时,增长7.2%,增幅居全省第三位。

服务业成为引领增长新引擎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880.27亿元,增长10.7%,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.4%,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.5个百分点。金融业拉动有力,6月末,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495.82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7.9%;各项贷款余额8180.29亿元,增长16.3%,存贷款增幅均居全省首位;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3.17亿元,增长14.3%,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.5个百分点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,1-5月,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2.42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4.6%,已连续4个月保持在30.0%以上增长,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支撑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较快增长的主动力,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0.50亿元,占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比重近一半,增长61.4%,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6.8个百分点;上半年,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.7%,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.4个百分点。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幅快于去年同期,上半年,全市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4650.64亿元,增长15.3%,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.1个百分点,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4336.66亿元,增长15.4%;非重点商贸企业贡献明显,全市1729家非重点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2422.09亿元,增长21.3%,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贡献达73.5%,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增长11.3个百分点,增量居前的企业以石油经销为主,分别是华信石油、兴大进出口、集岭(厦门)石化等10家企业,合计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增长9.2个百分点;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增长7.9%,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.8个百分点。房地产销售扭转了去年同期下降的态势,上半年,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312.70万平方米,增长12.4%,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49.5个百分点;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5.6%,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.3个百分点。

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增长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.38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0.6%。其中农业、渔业、农林牧渔服务业保持增长,分别实现产值8.613.052.08亿元,分别增长4.8%1.3%2.5%;林业和牧业分别实现产值0.025.62亿元,分别下降43.0%4.6%

二、三大需求总体趋稳

投资需求较快增长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1099.20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0.8%,增幅居全省第二位。大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显著,全市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共有470个,增长15.5%,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606.42亿元,增长58.9%,其中超十亿元以上项目75个,增长44.2%,实现投资396.62亿元,增长68.9%,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为85.4%,投资超十亿的项目主要有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、天马微电子第6代低温多晶硅及彩色滤光片项目、厦门现代服务业基地(丙洲片区)等。今年以来,全市以建设重大交通项目为依托,扩大基础设施投资,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,实现基础设施投资407.02亿元,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/3以上,增长59.6%,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.7个百分点。尤其是交通运输业投资增势迅猛,在厦航飞机购置、大小嶝造地工程、轨道交通、国道324改线工程等项目带动下,完成投资271.53亿元,增长1倍。社会事业投资增势良好,在华强文化创意产业园、厦门大学访客中心及演武运动场改造项目工程、厦门一中海沧校区等项目的带动下,社会事业完成投资42.40亿元,增长19.0%上半年,全市实现工业投资180.64亿元,增长5.5%,重点投向电子行业,在电器硝子液晶用玻璃生产线工程、厦门光电产业化等项目拉动下,上半年,电子行业完成投资102.02亿元,占工业投资的56.5%,增长8.1%

消费需求稳定增长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.58亿元,增长10.3%。限额以上企业零售快于全市平均水平,实现零售额411.80亿元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4.1%,增长10.6%,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0.3个百分点。消费热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,健康、信息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增势良好,上半年,中西药品类、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6.7%60.5%

进口需求稳步回升。今年以来,全市进出口虽然呈下降态势,但进口保持逐月回升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73.37亿美元,下降5.5%,其中出口231.68亿美元,下降9.2%,进口141.69亿美元,增长1.3%,增幅比一季度提升1.4个百分点。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口均保持较快增长,分别实现进口43.1438.16亿美元,合计占全市进口的57.4%,分别增长26.6%11.8%

三、降成本促转型取得成效

工业企业经营效益向好。工业经济效益逐月提升,由1-2月的184.87提升到1-5月的214.02。今年以来,全市出台和落实多项企业降成本和减负政策,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,1-5月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.16亿元,增长11.6%,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7.5个百分点,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4.9%,比去年同期提高0.4个百分点。亏损企业亏损额呈下降态势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19.62亿元,比去年同期下降11.8%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仅增长2.1%,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仅分别增长2.7%3.7%,财务费用下降11.1%。实体经济去产能、去库存效果初步显现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,钢材比去年同期下降88.5%,纺织面鞋下降31.4%,服装下降12.8%,日用塑料制品下降30.0%5月末,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为178.47亿元,下降7.8%

发展新动能加快孕育。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近六成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71.06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9.7%,增长10.3%,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.6个百分点。全市互联网零售保持较快增长,上半年,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60.80亿元,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.5%,比去年同期增加1.8个百分点,增长25.6%,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.1个百分点,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为20.7%

利用外资结构优化。上半年,全市新设外资企业575家,合同利用外资45.78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.5倍,实际利用外资14.34亿美元,增长6.4%,合同、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均居全省首位,分别占全省利用外资的56.0%29.2%。现代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成倍增长,上半年,全市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42.80亿美元,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的93.5%,增长3倍,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28.90亿美元,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总量的63.1%,增长13倍;金融业合同利用外资5.50亿美元,增长1.6倍。自贸区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市的近九成,上半年,自贸片区新设外资企业420家,占全市总数的73.0%,合同利用外资40.60亿美元,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的88.7%

四、财政支出重点保障民生,收入物价平稳增长

上半年,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97.44亿元,增长15.5%,地方级财政收入373.81亿元,增长19.9%,两项收入增幅均居全省首位。实现财政支出309.65亿元,增长10.7%。支出重点投向民生领域,民生支出241.95亿元,占财政支出的78.1%,其中城乡社区事务、教育、医疗卫生支出,分别支出73.9649.8026.32亿元,分别增长76.4%13.3%70.0%

居民收入稳步增长。上半年,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45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8.7%。社会工资水平持续提升助推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,上半年,城镇人均工资性收入17013元,增长8.4%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稳居全省首位。上半年,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2元,总量全省居首,增长9.2%,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0.5个百分点。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,人均工资性收入7176元,增长8.6%,占可支配收入的61.6%,其次是人均经营性净收入3526元,增长9.7%,占可支配收入的30.3%

上半年,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.8%,保持在合理范围内,其中服务项目和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3.1%1.0%。八大类居民消费品呈现“五升三降”态势,其中食品烟酒类、居住类价格上涨较快,分别上涨5.2%3.3%,医疗保健类、其它用品和服务类、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分别增长1.6%1.4%1.0%。生活用品及服务类、交通和通信类、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1.7%2.3%4.7%